-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需求是引導基金屬市場復蘇的先決條件
- 評論:0 瀏覽:2030 發布時間:2006/10/19
- 需求是引導基金屬市場復蘇的先決條件
巴克萊資本分析認為,需求是引導基金屬市場復蘇的先決條件。 據路透社10月8日報道,巴克萊資本(Barclays Capital)于8月稱,基金屬市場的回暖將由宏觀經濟需求所驅動,盡管供給將決定復蘇的廣度,但如果經濟境況進一步惡化,則可能隨時導致價格愈發走低。 巴克萊資本分析師在基金屬月報中指出,價格正處于臨界點,交易接近多年來的低位。守住此點的重要性在于它警示著關鍵領先指標的點滴進步,以便自價格的最初復升中獲益。需求則代表著價格上漲的關鍵動力。 2002年西方國家的工業生產預期下降0.3%,而2001年的數據為下降2.6%。不過,預計2003年的工業生產將有所增長,到2004年達到4.0%。 巴克萊排除了美國出現經濟雙底衰退的可能性,同時預期基金屬價格將于2002年年底構筑底部。2004年第二季度將出現周期高點,料將達到高于底部30%的水平附近。 報告還稱,消費商應抓住低價的優勢,這一優勢促使他們以當前價位鎖定遠期合約。 盡管預期價格將出現上揚,但巴克萊仍警告生產商注意:基金屬市場不可能達到前期的峰值。建議生產商必要時修正遠期價格跌幅預期,同時有效地利用好價格的回升。 預計2002年的鋁價在每噸1324美元,2003年升至1356美元,并于2004年觸及1444美元高點。 預計2002年的銅價在每噸1532美元,2003年升至1613美元,2004年達到1800美元。 美國將作為全球經濟成長的主要制動器。此外,尤其是中國及其它亞洲國家與地區,比如韓國和臺灣亦將為基金屬需求的增長作出積極貢獻。 生產商會否減產? 繼2001年多數基金屬價格大跌后,市場經歷了相對大規模的減產,由此巴克萊預計在目前的市況下,生產商不會作出進一步大幅減產的反應,但是鋅產商除外。 鋅價現仍在接近20年來的低位處承壓。預期到2003年,市場都將保持過剩局面。鑒于供給過量以及價格低迷,巴克萊認為供應商有可能對礦山及煉廠的產量實行雙減產。 2003年,銅市有望實現最終的均衡。 然而,預計鋁業在短期內不會發生減產。巴克萊認為,在市場完成與成本相關的減產舉措之前,鋁價得跌到每噸1100美元以下。 中國方面 巴克萊指出,中國的產能及對西方國家的出口是鋁市面臨的最大威脅。中國在未來三年將保持鋁凈出口大國的地位,從而導致全球鋁產過剩。 巴克萊預計2003年鋁市過剩119.5萬噸,2004年略減至104.7萬噸,爾后有望趨向平衡,2005年過剩21.4萬噸,2006年10.5萬噸。 中國還將在鋅市發揮主要作用。2001年,中國鋅凈出口總量相當于全球總供給的6%。然而,鋅價下跌以及精礦短缺已迫使中國的鋅廠減產,從而導致2002年至今的凈出口量萎縮。 同時,中國的銅產亦受到精礦短缺的影響,國內20%的年需求增長率迫使其采取進口。 巴克萊估計2002年全球銅過剩將達10.6萬噸,2003年降至6.4萬噸。此后三年的過量分別為:2004年20.7萬噸、2005年28萬噸、2006年29.5萬噸。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