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另類家具之原木與鋼鐵的碰撞
- 評論:0 瀏覽:1841 發布時間:2006/10/19
- 木材這種寶貴的天然物料歷來是古今中外的能工巧匠們制作家具、家居飾品的材料首選,而對于那些做工精良的傳世佳作為材質考究的家具精品而言,木材更具有一種非他莫屬的尊貴與華美。
中國古典家具的隼卯結構在追求嚴絲合縫之工藝境界的同時,也毫不含糊地將鐵釘之類的金屬材料拒之門外,自覺地捍衛了木材在家具領域中神圣不可侵犯的至尊地位。傳統的隼卯工藝與拼板技術不僅成了木匠手藝人的基本章法,更是彰顯其手上功夫和精湛技藝水準的標桿與尺度。
然而,歷史演繹世間萬事成物并非那么平鋪直敘,那么單一,那么亦步亦趨。盡管另類的玩藝并不那么好擺弄,在常人眼里顯得怪誕而不合時宜,甚至頗有異端之嫌。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此期介紹的就實錄了這么一組“原木與鋼鐵相碰撞”的原創家具作品。
首先,我們注意到“崇尚自然”的理念在強烈的表達中為作品奠定一種拙樸、粗獷的基調。自然的形態、自然的紋路肌理、自然清新的格調,使得原木的殘缺、破損、烈縫在參差不齊、奇形怪狀的設計創意的張揚中,完全失卻了中規中矩的章法,甚至連“嚴絲合縫”的常規常理也置之度外,徹底地拋棄了傳統與古訓。
存在決定意識。在得心應手地運用原木材料的同時,設計師作為現代人并沒有無視材料的存在,金屬、玻璃與木材的碰撞表現為一種柔性的互補與融合。對于鋼鐵,玻璃這類的剛性材料,相形之下顯得柔和的木材構件,則在設計師的妙手整合這下,表現出一種寬容、接納與親和力的美姿美態,從而構建了一種嶄新美學平衡。
此外,設計師不僅在材質運用和作品架構支撐上充分體現了力度的美質,同時在家具的體量安排及其作品生態環境方面也刻意強調力量與力度的視覺沖擊。
總之,作品的影像展示是真實而客觀的反映,讀者可從各自不同的審美角度,以不盡一致的評判標準去見仁見智地品評與賞析頗有另類氣質的家伙。
圖1、圖2 擱物架(規格:1500*850*350mm,重量:60kg)鋼鐵架構的有力支撐,作為天然物料的實木面板與現代材質的刻花玻璃實現了完美的結合,而木料選材上的原始自然形態的保留,不僅使之造型另類,且體現了“天然去雕飾”的設計思維。
圖3 立柜(規格:750*720*240mm,重量:150kg)設計師根據木料的尺寸大小來確定立柜的鋼架結構的整體格局,以及裂縫之類問題全然不必計較其得失,將自然形態限定在鋼鐵構的方圓之中。
圖4 玻璃茶幾(規格:200*7500*700mm,重量:110kg)
圖5 異形矮桌(規格:1650*450*1000mm,重量75kg)弓形鐵架支撐著橢圓的異形臺面,甚至臺面木板的拼接也不規則,類似于手工作坊里的工作臺。
圖6 臺面傾斜的桌子(規格:1650*950/720*500/870mm 重量:90kg)
圖7 超級茶幾(規格:2550*750*800mm,重量:230kg)三條腿的茶幾竟有一條粗笨沉重的鑄鐵腿腳,玻璃臺面與木質腿腳卻盡顯其材質的肌理與質感。
。ㄔ目d于2004年第10期《家具與室內裝飾》,作者為王周)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