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棕櫚葉巧手做成風扇葉
- 評論:0 瀏覽:1925 發布時間:2006/10/19
- 信宜用木本原料做成的電風扇行銷歐美
本報信宜訊 記者林福益攝影報道:信宜市鎮隆鎮有間臺資廠,用木頭、竹子、藤條、棕櫚葉做成風扇葉,產品運到臺灣組裝成電風扇后,銷往歐美等地,成為當地農民增加收入又一新門路。
出嫁女引回臺資到娘家
該廠位于鎮隆鎮白梅村委會劉屋村,老板姓江,臺灣省臺中市人,廠里的業務據說主要是其妻子在打理。老板娘原是劉屋村人,廠房的位置原是她家的祖屋。十年前她到深圳打工,認識了現在的老公,老公的家族在臺灣從事用木頭生產電風扇的生意。兩年前,她攛掇老公回到家鄉,投資將近100萬元,辦了這間廠。
他們的廠專門用藤、竹、棕櫚葉做成電風扇葉片,然后運到深圳蛇口,經香港運到臺灣,組裝成電風扇整機,出口至美國、歐洲等地。因被視為環保產品,在外國頗暢銷。
老板娘說:“藤條從印尼進口,竹子和棕櫚葉除了信宜本地的外,還從新會和海南進貨!
她專做吊扇,吊扇下面還裝有迷你燈。這主要是客戶的要求,她解釋說,“外國人把它視為環保產品,(吊在天花板上)還有裝飾作用,在有空調的房間里,它能促進空氣流通!
用竹、木、藤、棕櫚葉做成的風扇葉,比我們常見的用鐵做成的風扇葉貴得多,產品在市場上賣到人民幣五六百元/臺。
為公司編扇葉的農戶達千戶
原料進廠后,必須經過“破———曬———拼(編)———漆”四個環節。其中最重要的是“漆”的環節,即著色。在用竹、藤、木、棕櫚葉按照鐵框架的形狀拼(編)成風扇葉后,還必須加上硬紙板。記者看到,它們多以原色或深色為主,凸顯天然、環;蚬诺涞囊馓N。
劉的工廠采用現已熟見的“公司+農戶”的形式,“我們把材料和鐵架分發給農民,技術工人先給來領料的農民做簡單的培訓,確認合格后,再讓他們領回家去編。只有藤條才可以給農民拿回家去編,竹、木、棕櫚葉都必須在廠里加工!
據稱,現在除白梅村外,還有附近的東鎮、大成、白石等地的農民,也為她加工,總數已達1000多戶,約近3000農民經常來領料加工,“如果他家有多人做的話,最多一批貨可以拿到二三千元。”劉說,她的廠是按訂單生產,一般年頭、年尾屬于旺季。
現在她準備在鄰近村再征一塊12畝的地,用以擴大生產。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