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發展林業產業要有戰略眼光
- 評論:0 瀏覽:2171 發布時間:2006/10/19
- 林業產業是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生態文明”的經濟推動力,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的物質基礎。發展林業產業是加快林業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是林業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選擇,是實現林業職工增收致富、林區社會穩定的重要載體,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兼顧,協調均衡;要把林業產業發展置于林區經濟發展的總體走勢中去把握,置于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去考慮;要把發展現代產業置于優先地位,兼顧傳統產業的發展,要立足國內,多元聯合共同開發,開拓市場,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
森林資源保護和林業產業發展需要合力,要從領導做起,以科技為支撐,不斷豐富加快林業發展的內涵,轉變林業產業發展的觀念,拓展林業產業發展的思路,破解林業產業發展的難題,做到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并舉,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舉,科技創新和體制創新并舉,政策創新和管理創新并舉。處理好林業建設保護與利用、生態建設與產業發展、處延與內涵、總體推進與重點突破、單位投資與個人集資、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的關系。
沒有產業的林業是一個沒有活力的林業,沒有產業的大發展就沒有林業的大發展。林業產業要做到管理合同化、生態標準化、經營科學化、產品市場化、銷售訂單化、服務一體化。實行“公司+基地+經營戶”的產業管理模式。結合實際和行業特點,依托森林資源,發揮行業優勢,突出區域特色。下面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探索林業產業發展的對策:
——要從產業基礎層面抓好以“小種植、小養殖、小采集、小經營”為主的“四小產業”,重點發展以家庭為主的職工自營經濟,充分發揮林業職工特長。根據“四小產業”投資小、見效快的特點,使小產業成大氣候,促進大產業發展步伐。
——要從產業發展層面抓好林木種苗種植、家畜家禽養殖、珍貴樹種繁育培育、珍稀動物馴養繁殖項目,實行集約經營,形成規模化。結構由資源主導型向技術主導型轉變。
——要從產業開發層面抓好以“森林旅游、森林食品、森林藥材、森林醫院”為主的產業開發項目。這些產業有產業鏈條長、附加值高的特點,成為林業產業發展的新亮點,是正在崛起的產業新秀。——要從經營管理層面采取“宜林則林、宜農則農、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宜商則商”的產業經營策略,林業產業實行多元啟動、多元發展。
——要從運行機制層面采取“不論哪種形式,能搞活就行;不論規模大小,能發展就行;不論什么途徑,能賺錢就行;不論歸誰所有,有貢獻就行;不論產業來源,有作為就行”的原則,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投資主體由單一型向多元化混合型發展。
今后要堅持把發展產業置于林區穩定、經濟發展中去考慮,根據主導需求確定產業發展方向;堅持把建設比較完備的林業生態體系和比較發達的林業產業體系作為林業工作的兩大目標,促進林業產業與生態建設協調發展;堅持把林業產業發展作為調整林區產業結構,提高林區職工收入的重要舉措;堅持把培育森林資源作為林業產業發展的支持和保障,全面加大速生豐產林、用材林和經濟林基地建設;堅持把林業產業發展放在開發利用森林的多種資源上,不斷豐富林業產業在開發利用森林的多種資源上,不斷豐富林業產業的內涵,拓展林業產業的外延。堅持用現代工業武裝產業,用現代科技支撐產業,用現代信息管理產業,用現代市場引導產業。
今后,林業產業積極推行領導聯系點制度,實行領導分工負責、部門組織協調、群眾積極參與、非公有制經濟為投資主體的產業發展格局,做到責任明確、項目到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要依照國家不斷加大生態建設和林區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依托森林資源,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加快發展。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源培育為基礎,以精深加工為途徑,以職工增收、林區穩定為目標,發揮林區比較優勢,實施品牌戰略,搶占市場制高點。依托科技進步和創新,推進產品生產基地化,生產經營規模化,種養加銷一體化。形成區域優勢突出,資源配置合理,綜合效益顯著的產業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