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買把鎖得先學七招
- 評論:0 瀏覽:1630 發布時間:2006/11/20
- 目前鎖類市場良莠不齊,國家質檢總局近日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購門鎖時要注意七項問題:其中包括觀察鑰匙是否平整光潔;可將鑰匙插入鎖芯孔開啟門鎖,看是否暢順、靈活;查看門鎖的鎖舌伸出長度,不能過短……(據11月13日《楚天都市報》)
在網上有個關于中外購車之差異的熱門帖。說是老外要買車了,便走進汽車銷售公司,一邊隨意品嘗著免費提供的漢堡,一邊認真聽著銷售員殷勤的介紹,不一會兒,交錢、拿車鑰匙,開車走人,全過程只有十多分鐘;而在中國,買車就好像讀MBA,首先要刻苦學習相關知識,去買時還要帶上懂行的親朋好友,同時反復比較,處處留意,而即便是這樣,依舊難免吃上啞巴虧。{TodayHot}
這或許有點調侃味道,可也是不無道理,老外買車為何如此隨意,恐怕并不是因為太有錢了而不在乎,而是相關部門監管有力,商家誠信經營,消費者若是真上當了,舉報投訴什么的也很輕松,因此犯不著“小題大做”了。而咱們可沒有如此的好福氣,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自己來“把關”。
豈止買車如此,咱們買其他商品也會有如此遭遇。就拿質檢總局對消費者購鎖的提醒來說,其出發點無疑是善意的,是想給消費者一些實際幫助。可買把鎖還得先學習七大要素,這是否也太累了點?諸如“查看門鎖的鎖舌伸出長度,不能過短”,很是讓人犯愁呀!究竟多短才叫“過短”呢?是不是還得隨身帶把尺子量一量,比劃一下,甚至要請上幾個幫手一起去?恐怕等這七招爛熟于心了,消費者也熬成鎖具專家了。
從房產汽車家電到柴米油鹽醬醋茶,不管大件小件,如今在各個消費領域中布滿“陷阱”,消費者是叫苦不迭。對此,一些職能部門的習慣性做法是向消費者“鄭重建議”、“友情提醒”,如“××商品千萬別買”、“選購時認準××標志”、“務必小心××問題”、“切記要留意××要素”等等,{HotTag}可這又能給消費者減負嗎?人們不僅要鉆研相關知識技能,進了商場也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拿著手冊不停翻看,甚至還得帶上懂行的助手,裝出一副內行模樣,如此購物哪還有一點休閑放松的味道,分明是對眼力、判斷力、智力、意志力、耐力乃至體力的全方位考驗,實在是累呀!因此有關方面的“建議”也好,“提醒”也罷,都有搞錯目標之嫌。選購放心商品,得到周到服務本就是消費者的正當權利,購物變得如此辛苦實在是說不過去。有關部門與其向消費者“大聲疾呼”,不如多把力氣用在對商家行為的規范上,這樣消費者購物才能輕松些。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