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宿遷木材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考
- 評論:0 瀏覽:2126 發布時間:2006/12/12
- 我市是美洲黑楊南方型無性系的引種發源地,擁有亞洲最大美洲黑楊種質資源庫。2001年以來,市委、市政府大力開展“楊樹產業年活動”。截至2005年底,全市擁有成片林達230萬畝,農田林網620萬畝。{TodayHot}
豐富的林木資源,促進了我市木材工業的蓬勃發展,2005年,全市木材企業實現產值80億元,目前為我市第二支柱產業。然而,與周邊地區的邳州、臨沂相比,我市木材工業的發展與之差距越來越大。我市木材工業存在的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企業規模小,產品檔次低,資源浪費嚴重;產品雷同,惡性競爭;設備簡陋,質量、環保不達標;管理方式落后,技術力量匱乏。
為實現宿遷木業的跨越式發展,建議采取如下幾種措施:{HotTag}
(一)大力培育資源,為產業發展提供原料支撐。
經過近幾年的大力推動,我市林木資源取得長足發展。截至2005年底,活立木蓄積量近1000萬m3,每年可采伐利用木材近100萬m3。而我市每年消耗原木近400萬m3,并且周邊地區也在爭奪資源,作為以楊木為主要原料的資源總量不足已成為制約木材工業發展的瓶頸,并導致楊木價格不斷上漲。所以我市今后一段時間仍然要繼續利用一切荒灘、隙地、四旁、河渠、農田林網繼續加大造林力度,培育楊木資源,建設工業原料基地。
堅持科學發展觀,走資源節約型、可持續發展道路。同時要擴大原料來源途徑,結合塑料研發木塑復合產品,加強和提高對農作物秸桿資源的利用率。發展秸桿板材不僅可以彌補有林地區禁伐引起的原料供應不足矛盾,更可為平原農作物主產區提供生產人造板更多原料的機遇。
(二)合理規劃引導,增強產業的競爭力。
針對我市木業現狀及三大加工區的產業特點,目前,我們正委托南林大木工院對我市木材產業編制中長期的發展規劃,合理布局,整合資源。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政策扶持”的原則,引導企業向精深加工,開發新產品,延伸產業鏈,逐步實現以人造板為龍頭,以家具制造為新的增長點,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力。
加快專業市場的建設。目前,我市僅僅是木材的生產基地,而沒有專業的銷售市場。要借助宿遷·義烏國際商貿城和正在建設的淮海建材市場,建設我們的木材專業市場,依托大市場的輻射力,形成集群效應,在淮海經濟區甚至更大區域內唱響宿遷木業品牌。
(三)多措并舉,扶持壯大,激發企業主體自我突破的內生力。
培育和壯大龍頭企業可以帶動一個地區行業水平的整體提高,要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各部門都有責任與義務為企業發展創造寬松的環境和給予相應的扶持:如科技部門為企業爭取研發經費,農開部門的龍頭企業開發資金、金融部門的貸款幫扶、經貿部門的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貸款、發改委的龍頭企業發改專項資金等、勞動部門產業工人的培訓,以及林業、工商、質監、稅務等部門都要拿出具體措施,支持龍頭企業的發展。發揮行業協會作用,規范行業行為,加強企業間橫向聯合,增加行業競爭力。
企業自身也要借助外力,激發實現自我突破的內生力。首先要高度重視技術人才的引進和對技能工人的培養;積極加強與科研院校進行產學研聯合,加大技改投入,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全面提升產品檔次和附加值;進行制度創新,逐步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增強企業的活力;牢固樹立品牌意識,大力實施“名牌”戰略,做大做強品牌,以品牌統率企業發展。
(四)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確保產業要素富集宿遷。
日益激烈的區域競爭,實質上已演變為招商引資的競爭,招商引資是加快區域發展的生命線。宿遷特定的階段,也決定我們必須大力開展招商引資,使各種生產要素富集,激活區域經濟。同時通過招商引資、內培外引,將木材加工企業及上下延伸左右配套的相關產業在宿遷富集,改善產業結構,提高產業輻射力、支撐力和龍頭拉動作用。在引資方式上,要將“嫁接型引資”和“集群招商”結合起來,這樣不但可以延長產業鏈,而且能有效提升當地現有企業加工水平,利于培育產業集群。在引資的區域上,要加大對上海、浙江、廣東、臺灣等家具制造業發達地區的引資力度。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