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胡蘿卜加大棒”如何舞動鋁業鏈
- 評論:0 瀏覽:1592 發布時間:2007/2/27
- 對電解鋁行業來說,財政部近日調整進出口稅率可謂是“胡蘿卜加大棒”:一方面,出口關稅的上調加大了出口成本,有助于增加國內供應,另一方面,氧化鋁進口稅率下調又將降低電解鋁成本,為其調低產品價格提供空間。
政策“組合拳”的結果尚難以預料。多數業內人士認為,{TodayHot}對于盈利能力空前強大的電解鋁板塊,以上的利好或利空在短期內都不會對企業的業績產生實質影響。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2002年以來,上游氧化鋁和下游電解鋁的興衰是眾多產業輪回的縮影,在鋁土礦-氧化鋁-電解鋁產業鏈的跌宕起伏中,政府的產業政策、市場的投資行為的影響、得失都發人深省。
關稅調整影響有限
財政部10月27日發布通知,對部分進出口商品關稅稅率作出調整。其中,氧化鋁進口關稅從5.5%下調到3%,而電解鋁出口關稅則由5%提高到15%。
一上一下的政策意圖非常明顯。國泰君安分析師周明認為,此舉體現了政府鼓勵礦產資源類產品的進口,同時限制初級加工產品和高耗能產品出口的政策意向。
從政策效果看,提高電解鋁出口關稅對國內外鋁市產生了完全相反的影響。由于出口成本提高,滬鋁連續合約在三個交易日內從21340元/噸下跌到20400元/噸,跌幅達到4.4%,而LME三月鋁則上漲了1.2%。這也進一步拉大了兩個市場的價差。
根據專業機構安泰科預測,今年全年我國電解鋁產量將達到920萬噸,而消費量只有855萬噸。這意味著全年出口必須在65萬噸左右才能保持供需平衡。直觀上看,出口稅率提高將增加國內的供給,從而抑制價格。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