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WTO過渡期結束我國建筑工程市場將按承諾對外開放
- 評論:0 瀏覽:2090 發布時間:2007/2/27
按照我國加入WTO時的承諾,建筑工程承包領域的過渡期已結束,我國的建筑工程市場將按承諾對外開放。這是建設部建筑市場管理司司長王素卿在“推動工程總承包與對外承包高峰論壇”上講話時透露的。
隨著我國投資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國務院發布了{TodayHot}《關于投資體制改革的決定》,放寬社會資本投資領域的限制,允許各類企業以股權融資方式籌集資金。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呈多元化趨勢。國際知名企業憑借技術力量雄厚、管理水平高、融資能力強的優勢進入我國市場。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國公司已有近450家在華投資。大量國際資本的引進為我們大力推進和發展工程總承包帶來新的契機。
王素卿司長指出:國際工程中最大的承包商都會利用工程總承包方面的優勢,與國際投資者一起進入我國工程總承包市場,以取得更大的市場份額。這對進一步促進我國的工程總承包管理方法和管理技術水平的提高、加快與國際接軌將會產生重要影響,但同時也將使我國企業面臨與國際跨國公司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上同臺競爭的嚴峻挑戰。我國的對外工程承包企業擔負著實施中央“走出去”戰略的重要任務。工程總承包是國際工程最常見的承發包方式,而且能夠比專業施工承包和勞務承包取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我們要“走出去”,提高我國對外承包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在國際工程總承包市場上有所作為。
根據美國設計-建造學會(Design Build Institution of America)的報告,國際上“設計-建造”總承包(D-B)比例,1995年就已達到25%,2000年上升到30%,2005年上升到45%。目前有近一半的工程采用工程總承包的方式建造。雖然我國工程總承包發展也比較快,但由于起步較晚,與國際工程相比較,目前我國的工程總承包在量和質兩方面都有很大差距。到目前為止,在我國的對外承包工程中總承包僅占國際建筑市場總額的1%不到。在國內的工程承包市場中總承包也僅為10%左右,而且主要集中在幾個專業工程領域,如石化、化工、電力、冶金等,房屋建筑工程實施總承包項目的份額雖然也在不斷擴大,但其內容的完整性不足,對整個工程承包市場的影響也較小。
當前,我國正處在大規模經濟建設時期,大量的能源、自然資源、資金消耗在建設過程中。我國GDP不到世界5%,但其主要能耗如煤炭消耗占世界的38%,電力占13%,其中建筑業占全社會總能耗的46%。為了改變這種高消耗、低效益的經濟增長方式,黨和國家作出了建立資源節約型和創新型社會的戰略決策,而在建設工程領域推廣工程總承包建設方式正是落實創建節約型社會發展戰略的最有效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