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房價持續走高將帶來六大風險:貧富分化將加劇
- 評論:0 瀏覽:1397 發布時間:2007/2/27
- 有專家認為,房價持續走高將帶來六大風險:國民經濟發展乏力,金融風險加大,削弱全社會創新能力,加劇貧富分化。
“自從1998年國家出臺政策用房地產業拉動內需、把房地產當作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以來,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強大,房地產業的利益繩索已經捆綁了一大群利益群體不能自拔。”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研究員李開發{TodayHot}近日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正因為此,歷時近兩年的對房地產的調控均不能給其降溫;數10個文件出臺,國家近10個部委協同動作也無成效。
李開指出,房價持續走高,房地產成為投資熱土,預示國民經濟已經發展乏力。
房地產投資的高回報率必然引導投資的聚集,而房地產業所消費的產品是基礎建材和加工產品,房地產業所拉動的行業是技術含量低的行業,因此,房地產業的高速發展必然導致國民經濟競爭能力的全面下滑。
其次,房地產的超高速發展促使中國金融市場風險不斷放大。房地產畸高的利潤使得大量的金融資金向房地產方面轉移,房地產行業的投資占社會基本建設的投資比例,從1986年到2005年已經增加了7倍多,而房地產行業是靠金融業支撐起來的,壓在房地產上的資金占了金融業的較大部分,如果不抓緊降溫退燒,一旦出現信貸危機,整個貸款鏈條就不能持續,金融風暴就會到來。
“第三,房地產業的高速增長將帶來經濟低迷、削弱全社會的創新能力。”李開發認為,由于房地產貸款的期限通常是15到20年,已經放出的貸款需要緩慢地回籠。資金過多地壓在房地產業,大量的流動資金向房地產轉移,{HotTag}制造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企業的投入將會嚴重不足。那么,在今后的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內,非房地產的其他行業將遭受房地產業的擠出之苦,在這樣一個漫長時期內都將在比較困難的金融環境中生存,經濟低迷可能在10年以上。
過去的20多年中,我國的科技類企業主要由中高級白領創辦,但是,由于高房價的銷售客戶主要就是白領階層,房價把白領階層的主要積累奪走了,那么,由于資金積累的不足,大批的白領不能完成這樣一個創業的原始積累,許多創新企業將胎死腹中。這必然導致充當第一投資人的角色廣泛轉移。
歷史經驗表明,中小型科技企業是社會創新的生力軍,是經濟競爭力所在,而房價的高漲使其中一大批人成了房奴,資金投向了房子,獨立研發新產品、投資創辦新企業的動力就會大大地下降。創業者數量的大量減少或退出,必然帶來產品創新的大量減少,這是創新危機的實質所在。
“第四,房價持續走高導致的貧富分化等社會風險凸現。”李開發指出,房價的超高上漲,使中低收入者離擁有一套房子的目標愈來愈遠,一般的老百姓買不起房,一般的白領也買不起房,這樣一個龐大的中低收入人群心理落差特別大,必然導致社會失去和諧。社會財富分配不公,中低收入人群的感受愈來愈明顯,社會各階層之間的嚴重對立不可避免。
第五,隨著房價的持續上升,社會消費能力與消費水平將普遍下降。購房人付了首付款后,需要長久地支付月供,需要有穩定的工作支撐。還貸是15年、20年甚至30年的事情,特別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激烈的市場競爭使任何人不敢輕言樂觀,還貸壓力非常大。
“第六,房價高漲將導致城市化進程受阻。”李開發表示,由于房地產行業對其他行業的擠出效應,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會繼續減少,工資水平將會下降,工作崗位也會縮編,這會直接導致農村日益貧困化。
“國內房地產業調控之所以沒有達到預期效果,根本原因是認識迷茫,緊迫感不強。”李開發指出,如果房地產業不能及時調整,金融風險將加深危機。聽任房地產泡沫破滅是不負責的,它將會帶來多重負面效應,其政治影響不可低估。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