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高端產品需求強勁軋輥市場兩極分化
- 評論:0 瀏覽:1778 發布時間:2007/2/27
近年來,鋼鐵企業產出能力的迅速擴張,新建投產軋機的不斷增加,給軋輥制造行業帶來“井噴式”的強勁需求。目前,國內絕大部分軋輥制造企業合同飽滿,軋輥價格攀升,買方市場特征明顯。這種供需關系的變化,又促進了現有軋輥制造企業擴大生產規模的積極性,刺激了一批國內外新資金、新企業的投入與加盟,在新一輪投資熱潮中,軋輥市場的分化重組也逐漸顯現。
檔次拉開競爭加劇
在國家扶大扶優產業政策的指導和規范下,鋼鐵企業開發生產國內短缺的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鋼鐵產品品種的速度加快。2005年是我國現代化軋鋼生產線建成投產最多的一年,據不完全統計,新建投產的現代化熱連軋寬帶軋機9套,新增年產能力2280萬噸;新建投產冷連軋寬帶軋機6套,新增年產能力746萬噸;{TodayHot}新建投產中厚板軋機7套,新增能力770萬噸。而在我國今年新增的5000萬噸鋼鐵產能中,以及正在建設的曹妃甸京唐鋼鐵、鞍鋼、邯鋼新上項目,也都把鋼鐵新政明確的國內短缺的冷軋薄板等作為了主導產品。這些新建的現代化軋機,對軋輥的規格、品種、性能、質量要求非常高,市場的準入條件和門檻也隨之抬高。
但在全國300多家軋輥制造企業中,能夠進入大鋼市場,為現代化連軋機提供產品服務的不足10%。因此,這些新增的現代化連軋機所需的配套軋輥,便處于短缺狀態,有的鋼鐵企業甚至發出高端軋輥一輥難求的慨嘆。高端軋輥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那些處于第一方陣的企業,雖然任務飽滿,但為了彌補市場缺口,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拉大與同行間的距離,正積極瞄準軋輥前沿技術,加大投資力度,實施技改工程。如中鋼邢機已確定了“十一五”投資20億元的發展規劃,其中,今明兩年將投入13億元,推動冷軋板帶鍛鋼軋輥、熱軋板帶離心鑄造軋輥產能擴張和國家級技術中心“三大技改工程”項目建設。同時,一重正在與德國伊勒公司合資,進口德國臥式離心機,組建板帶軋輥生產線;寶鋼與日立合資新建板帶軋輥項目,以借助國外資本和技術,快速進入軋輥市場。
就在擁有較強經濟技術實力的大軋輥制造企業借機進一步做強的同時,國外軋輥制造企業對中國市場的滲透愈發強化。目前參與國內軋輥市場競爭的境外公司和經銷商已多達30余家,其中比較知名的有瑞典阿克斯、德國的GP、英國軋輥公司、美國聯合電鋼、日本日立、韓國仁川等。這些外國軋輥公司以其穩定的產品質量,靈活的經營手段形成了很強的競爭優勢。
雖然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優質冷熱軋板材為主導的產品正在不斷增多,但一大批產出規模小、產品檔次低、裝備水平差的鋼鐵企業,則成為以生產低端、小型軋輥為主的眾多軋輥制造企業激烈爭奪的市場空間。在低端、小型軋輥產能嚴重過剩,企業設備條件有限、品種單一、缺乏自主研發能力、技術改造資金匱乏的情況下,要在有限的市場分得一杯羹,惟有在經營機制和營銷手段上下功夫,或采取低價策略,或免費試用和其他非常規手段介入,而自覺不自覺地進入了一個相互殘殺的“紅海”領域。同時,由于疊軋薄板軋機、三輥勞特軋機、小型橫列式等軋機的高能耗、高污染、低質量、低效率,被列為淘汰機型,使得薄板輥、普通中板輥、小軋輥需求大幅減少,進一步擠壓了市場空間,也使小軋輥廠之間的競爭進一步加劇,且增大了市場風險。
慎建小軋輥廠
我國的軋輥企業主要分布在河北的邢臺、唐山和江蘇省三地,在鋼鐵大上、需求增加和行業利潤提升的刺激下,小軋輥廠的建設當前正呈方興未艾之勢。據了解,僅邢臺周邊的南和、任縣地區投資新建的小軋輥廠就有10多家。這些新建小廠由于投資規模普遍較小,產品定位只能局限小軋輥范圍,盡管當地政府為增加稅收,予以一定支持,但由于對市場和相關政策的不甚了解,很可能一些小軋輥企業“投產之日就陷入經營困難甚至倒閉”。
作為全國產鋼大省,河北省2005年的鋼產量已達7386萬噸,但在品種結構上,普通品種占到93%,優質鋼只有6%,而合金鋼僅占1%。最近,河北省根據國家《關于鋼鐵工業控制總量淘汰落后加快結構調整的通知》精神,已明確提出了以淘汰落后和結構調整為突破口,全面推進鋼鐵行業結構優化升級。按照依法依規關停一批,差別對待擠垮一批,上大壓小淘汰一批,等量轉換改造一批的原則,綜合運用各種有效手段,促使落后能力盡快退出市場。而這四個“一批”企業正是小軋輥制造企業賴以生存的主要市場,隨著淘汰落后的加快實施,其“鍋里的米”將越來越少。{HotTag}
此外,還有兩個重要因素也在限制著一些小軋輥制造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一是不少鋼鐵企業自身就建有軋輥廠,其部分軋輥需求內部便可解決。二是現代化軋機比例的不斷提高,加速了軋輥使用、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快了軋輥材質的更新,也使軋輥需求總量隨之降低,品質不斷提升。目前每萬噸軋材所耗軋輥較之上世紀90年代初下降了一半,所以盡管鋼材產量大幅高速增長,但對軋輥的需求量增幅并未向小軋輥市場傾斜多少,而是集中在了大型高端軋輥領域。市場需求的變化,更加劇了小軋輥市場的慘烈競爭。
總之,我國軋輥制造企業要在“國內競爭國際化,國際競爭國內化”的市場條件下,實現跨越式、可持續的發展,必須要具有國際化視野和全球競爭觀念,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培育核心競爭能力,在裝備、技術、質量、管理等方面加快向世界一流水平邁進,同時也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和一些地方政府采取措施,規范對軋輥制造業的管理,抬高準入門檻,以避免低水平建設“一轟而上,一轟而下”的資金、資源浪費現象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