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哈量集團率先實現并聯機床產業化
- 評論:0 瀏覽:2353 發布時間:2007/2/27
在做好主業的基礎上,幾乎每個企業都在不斷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在這一點上,哈爾濱量具刃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哈量”)也不例外,但頗有些讓人意外的是,哈量的這個非主業的利潤增長點——并聯機床,率先在業內實現了產業化,而產業化正是每個高新技術產品最終追逐的目標。{TodayHot}
產業化的前提
哈量并聯機床的技術最初源于哈爾濱工業大學。這種稱為“并聯機床”的新概念機床,又稱“虛擬軸機床”,是空間機構學、數控技術、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和CAD/CAM技術高度結合的高科技產品,被譽為“21世紀的機床”,成為數控機床家族中最有生命力的新成員。
從1994年美國開發出“虛擬軸機床”以來,這種新型裝置已成為國際研究的熱點之一,紛紛探索開拓其實際應用的領域。 {HotTag}
據相關專家介紹,并聯機床實質上是機器人與機床的一種混合產品。適合加工復雜曲面,可廣泛用于鏜、銑、磨等各種加工,安裝其它執行單元,還可以實現一機多用。
據悉,在哈量的并聯機床產品被用戶投入生產以前,在世界范圍內并聯機床尚處于實驗室階段。當時,我國的清華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等為數不多的高校和科研所開始了這類機床的理論研究和樣機開發,在理論上我國與國外相比并無很大差距。
哈爾濱工業大學自1994年開始該機床的研制工作,1997年,該機床的研究被列入黑龍江省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在省科委的支持下,于1998年底完成了并聯機床的原型樣機加工和裝配工作,在1999年初進行了調試和切削實驗。
該樣機在設計理論與機械結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概念和模型,開發了機床數控系統和結構設計及空間任意曲面的三維造型軟件,實現了“所見即所得”式的三維設計、加工制造一體化。
產業化的意義
很多時候,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發的新產品、新技術的最終命運往往是被束之高閣,遠離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幸運的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并聯機床并沒有遭受這樣的境遇,發展至今,在產業化的道路上,并聯機床已經初見成效。
拋開利益的因素不談,對于行業發展而言,能夠促成并聯機床的產業化應該是讓哈量充滿成就感的一件事。
在了解了哈爾濱工業大學關于并聯機床的技術后,哈量的決策層敏銳地意識到這將是一個非常具有市場前景的產品。盡管這對于哈量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但哈量相信,哈量加上哈爾濱工業大學雄厚的研發實力完全可以解決哈量作為新進入者的后顧之憂。
2001年1月,哈量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就促進并聯機床的產業化達成協議,在并聯機床產業化方面邁出了堅實一步。
開辟新的產品領域是要冒很大風險的,現在看,市場已經給出答案:哈量選擇開發并聯機床是正確的,但這只是成功的第一要素。在接下來該機床的開發研制過程中,哈量和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發人員與用戶的密切配合同樣是并聯機床成功產業化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
多年的市場經驗告訴哈量,在開發一個全新的產品時,用戶的聲音是非常重要的。在制定機床總體方案時,哈量就和并聯機床的用戶企業——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的專家一起研究討論,共同商定各項指標和功能,以最大限度的滿足客戶的需求。
另外,有一個細節同樣不可忽視。在整個產品研發階段,哈量不止吸收了國內外加工葉片機床的經驗,研發小組還充分參考了操作者的意見。操作者的意見使這臺機床在方案確定階段就有很強的針對性,又及時地避免了一些誤區。
2003年,哈量與哈爾濱工業大學成功開發出BXK-4027型并聯機床,該機床主要用于加工汽輪機葉片(不銹鋼1Cr13)和模具等復雜曲面零件,這標志著并聯機床的研制已實現了從原型機到產品的跨越。
這臺并聯機床交付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葉片分廠,用以加工三維葉片。經連續近一年的運行,狀況良好,用戶反映:其加工效率和加工精度都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該機床是國內第一臺用于批量加工工件的并聯機床。
2004年到2005年,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與哈量集團簽約,共訂購HLNC5001型并聯加工中心4臺,均用于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葉片分廠加工中小型葉片。據悉,這4臺機床已為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加工了大量的葉片,深受用戶的認可。2006年,哈量又接到了無錫一家民營企業2臺并聯加工中心的訂單。
而并聯機床的前景顯然更令哈量充滿期待。
專家表示,目前,葉片、葉輪工作型線部分的設計越來越復雜,一般的三軸、四軸聯動機床已難以加工出來,國內特別適合加工葉片的五軸以上聯動的設備不多, 國外產品價格昂貴;而該機床最適合用于葉片、葉輪等復雜型面工件的加工;另外,由于該機床機械結構簡單,其性能價格比一般的五軸以上聯動機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