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建設部重申90平方米仍是中小戶型上限
- 評論:0 瀏覽:1808 發布時間:2007/2/27
- 建設部重申90平方米仍是中小戶型上限
本報北京1月10日電(記者李松濤)今天14時左右,建設部網站上貼出一條說明,宣布《關于征求90平方米以下住宅設計要點(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予以廢止。而此時,距離該函的公布還不到24小時。{TodayHot}
“我還沒看到該函的原文,就得知這個文件被廢止了。”一家網站的編輯對此哭笑不得。她說,9日17時在建設部網站上看到《關于征求90平方米以下住宅設計要點(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今天上午本打算找到原文認真研究一下,結果一直找不到,到了下午兩點多,就發現被廢止了。{HotTag}
在這個函中,建設部要求小戶型面積以90平方米為基數,乘以16個修正系數。系數中除夏熱冬冷地區6層以下住宅系數為1,夏熱冬暖地區6層以下為0.99外,余者均大于1。以此推算,大部分地區小戶型面積標準有所放寬,最高可到約107平方米。
作為2006年對房地產市場影響最大的宏觀調控政策,90平方米以下住宅要占到70%以上的規定一經推出就引發了各種爭論,但如此重要的宏觀調控措施突然間就發生了變化,讓許多人感到意外——盡管建設部出臺的僅是征求意見稿。
“怎么可以朝令夕改?90平方米就是90平方米,怎么可以變成107平方米?連政府說話都沒個準,叫我們以后相信誰?”一位網友這樣評論。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把90平方米放大到107平方米的政策,竟然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內被廢止。
建設部給出的解釋是,近日發布的《90平方米以下住宅設計要點(征求意見稿)》,不符合國務院辦公廳和建設部文件要求,經研究決定,對《關于征求90平方米以下住宅設計要點(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予以廢止。
建設部還表示,各地必須嚴格執行《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等九部門關于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的意見》(國辦發[2006]37號)中關于“凡新審批、新開工的商品住房建設,套型建筑面積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經濟適用住房)面積所占比重,必須達到開發建設總面積的70%以上”的規定。在執行過程中貫徹落實《建設部關于落實新建住房結構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見》(建住房[2006]165號)。
“出臺的這個函不符合國務院37號文件的要求,所以征求意見也不應該,至于這個函為什么會出現,那是另外一回事。”建設部的一位工作人員這樣解釋。
就在今天,中原地產華北區董事總經理李文杰在博客上說:“90平方米”這事越描越黑。此前的2006年12月30日,他曾發出質疑:90平方米政策能否活過2007年?
李文杰認為,90平方米這事的新版本,旨在強調地區之間的差異,但是卻越描越黑,并沒有從本質上解決市場的抱怨,進一步影響了政策公信力,事與愿違。
“90平方米的政策推出,主旨在于降低購房門檻,滿足中低收入購房人的購房要求。但是,政策推出就遇到巨大的市場爭議。”李文杰覺得,該政策的推出及后續執行細則的推出,導致市場在等待中度過了半年多的時間,間接導致了市場供求矛盾的緊張,對房價的上漲也間接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他認為,這項政策并不適用于所有住宅項目,如在北京市東二環90平方米戶型的房子每平方米可以賣到兩萬多元,總價就接近200萬,這就證明這樣的政策并不能緩解社會對于購房的要求。反而面積的減少,很容易導致單價上升,與政策的初衷背道而馳。
李文杰認為,享受政府補助的住房,如經濟適用房、廉租房、限價商品房,就必須限制戶型,甚至100%的戶型面積都在90平方米以下也不為過。但是對于商品房,可以完全放開不做任何限制。
“透過建設部這個征求意見稿的出臺然后迅速被廢止,看得出現在政府部門對這個問題也有不同意見。”李文杰說,政府部門出現了不同的聲音,說明也在不斷反思。
不過,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易憲容曾表示,國內這種對房地產市場住房套型的硬約束原則上是對的,也符合了中國絕大多數民眾的利益,但其政策還必須細化,即在這一原則的基礎上,如何對不同地方、不同群體采取不同的細則。比如,在日本,根據家庭人口不同、居住的地方不同,其住房套型面積硬約束是不一樣的。這樣,不同的城市與不同的地方就能夠在同一原則下,生產出滿足不同民眾需求的產品。
“僅僅是對住房的套型面積限制還不夠,還得對住房消費屬性張揚而對住房的投資屬性遏制,以便讓住房產品成為國內民眾基本的生存條件。”易憲容說,只有在這種情況下,住房價格才能保證在真實的供求關系下有效運行。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