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建筑節能不僅是房子穿棉襖
- 評論:0 瀏覽:1420 發布時間:2007/2/27
- 節能降耗,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應成都市建委之邀,瑞典環保科技專家羅爾夫.莫勒爾一行為成都帶來了國際上先進的建筑節能及可持續發展技術。建筑節能,對一個城市有何意義?成都的建筑,又該怎樣節能?建筑節能,成都將推行哪些措施?昨日,本報記者對羅爾夫.莫勒爾先生和成都市建委相關負責人進行了專訪。{TodayHot}
節能保證城市千年之用
記者(以下簡稱記):您這次為何來成都?
羅爾夫.莫勒爾(以下簡稱羅):前段時間,成都市建委相關人員到瑞典考察了可持續發展城市的示范項目、節能建筑后,就邀請我們到成都,希望我們能夠通過報告會等形式,讓更多的人了解建筑節能的例子。我也想通過交流將一些節能技術應用到成都。{HotTag}
記:建筑節能對一個城市有何意義?
羅:中國目前發展很快,但在建筑節能方面應精打細算。建設一座城市不像是購買汽車,一輛汽車可以三五年就換,而一座城市則要保證其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使用,不可能說換就換。按目前這種用法,當你們這一代年輕人到了我這個年紀的時候,石油就應該枯竭了,但我們還要給房子、城市供熱,讓我們的居民生活繼續。而那時,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那么我們只有采取合適的方式,來設計我們的建筑、城市,減少能源的使用。建筑節能等手段,就是為了讓城市可持續發展。
借鑒西方經驗少走彎路
記:建筑節能應該如何做呢?
羅:對一幢建筑而言,要求建筑設計者能統籌考慮能源的應用及其帶來的影響,同時通過加強建筑的外墻保溫系統、合理的門窗設計等,防止冷氣或熱氣從建筑內散發出去,從而提高整個建筑的能源使用效率,并因此減少對能源的需求。另外,盡量考慮自產能源,如使用地源熱泵、水源熱泵等技術,來給建筑供冷、供熱。
記:您覺得成都市目前在建筑節能、城市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得如何?
羅:目前,在成都市的建筑中,已考慮了建筑節能,一些節能項目正在建設之中,這是非常好的一步,但還有很多工作需要做。在西方國家,以前也遇到成都類似的問題,還犯過許多錯誤。但成都可以借鑒西方國家經驗,避免走彎路。通過這幾天的了解,我覺得成都市的建筑在節能方面,很多均是采用每幢建筑、甚至每個房間獨立式的制冷、制熱系統,而沒有集中遠程供冷、供熱的方式。成都可以通過使用地源熱泵、水源熱泵等設施(一種利用地下或水下相對恒溫的特性而制冷或制熱的設施)生產清潔能源,然后進行遠程集中供冷、供熱。瑞典采取這種辦法后,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原先降低了60%,能源的使用也大大降低了。
開發商不能只顧眼前利益
記:瑞典在建筑節能上有很嚴厲的法規,你認為成都是否也需要制定相關法規?
羅:這種法規非常必要,在瑞典一幢建筑滿足不了節能要求是不允許動工的。但是瑞典在執行這種法規的時候沒有遇到任何阻力,因為政府決策者、設計人員、房地產開發商、市民均已就建筑節能達成了共識。
這里面存在一個瑞典與中國的最大區別,在中國,開發商賣了房子、收了錢之后,就什么事也沒有了。但在瑞典,許多開發商在修好房子后,是用來出租以長期營利的。因此,瑞典的開發商在建一幢建筑的時候,關注最多的不是怎樣使成本最便宜,而是什么方式是最好的。今天便宜的東西,不一定能夠讓他在以后取得合理的運轉成本。而中國開發商很多只關注眼前利益,甚至對三五年后的影響根本不會關心。
這就是問題所在,在政府已經意識到節能建筑的重要性的情況下,如果開發商不能夠開發節能建筑,就很有必要通過嚴格的法規讓開發商這么做。另外,開發商自身也應該更多地關注一些人性的東西,關注人的長遠發展。那些能夠為了城市長遠發展利益而進行一定投入的投資人和發展商,將是能夠最終獲利的。
成都目標
綠色建筑:室溫舒適空氣好
專項基金激勵節能設計
昨日,市建委科技處處長陳順治表示,成都經過兩年努力,已在全市全面推廣建筑節能工作,凡是在建筑設計上不能達到節能標準或使用的材料不是節能建材的,都要受到法規的約束和限制。市建委下一步將在節能建筑的基礎上,推廣高舒適度、低能耗的綠色建筑。為此,幾個月前,市建委相關負責人還專門到瑞典去考察了建筑節能技術。綠色建筑低能耗,既能節約能源,又利于居住者健康。市建委將通過市場引導等方式,來提高樓盤的品質、推廣綠色建筑。另外,在使用可再生能源,減少建筑的能耗方面,國家也有相應的專項資金,對采用這種技術的開發商進行激勵。
市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何浩東表示,成都市的節能建筑是在兩年前起步的,主要是在內墻、外墻保溫上進行設計,以及在門窗上采取措施(如窗戶使用雙層的中空玻璃等),防止屋內的冷氣或熱量外泄,從而提高空調等的使用效率,減少建筑能耗。但這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水平是很低的。
室外-9℃室內不用空調20℃
何浩東介紹說,綠色建筑是在目前節能建筑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節能建筑一般只是針對一幢建筑,而綠色建筑則針對一個小區。在這種小區中,能形成一個內循環,小區內產生的熱氣、生活垃圾、糞便等可不出小區,通過技術手段,轉化成可利用的能源,如沼氣、垃圾發電等;另外一些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地熱、水熱等也是綠色建筑經常采用的能源。這樣就可大大降低整個小區的能耗及污染。
具體綠色建筑將是什么樣子?“怎么說呢,目前在西方已經可以做到在冬天,屋子內不用開空調,只靠一些電視、冰箱、廚房做飯、人員活動等,就可以保持讓人非常舒適的溫度。”何浩東舉例說,他曾去過盧森堡一個住宅,室外是零下9℃,而室內則可以不用空調,室溫維持在18℃~20℃。“更重要的是在這種建筑內,空氣非常清新,隨時有新鮮空氣進來。”
推廣綠色建筑成都路還長
不過何浩東表示,成都推廣綠色建筑,要想達到目前西方國家的標準,路還很長。因為西方國家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能源危機后,就開始了建筑節能工作,而成都市才起步兩年多。目前的節能建筑也主要是做保溫方面的工作,就像給建筑穿了一件棉襖。另外,由于做節能建筑造價上肯定會增加,開發商也沒有主動去考慮建筑的節能,而是背動地按建委的要求去做。而購房者也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沒想到要購買節能建筑。
何浩東還表示,雖然如此,但是這項工作又是必需的,因此,他們希望能夠通過與羅爾夫·莫勒爾等的接洽,引進一些先進的建筑節能技術在成都應用。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