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內蒙古20億建筑節能市場商機巨大
- 評論:0 瀏覽:2098 發布時間:2007/2/27
“歡迎建筑節能企業去內蒙古!”12月4日,在“首屆內蒙古自治區(以下簡稱內蒙古或自治區)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新技術、新產品、新成果、新工藝展示推廣研討會”的新聞發布會上,內蒙古建設廳副廳長范勇鄭重表態。{TodayHot}
盡管自治區建筑節能工作開展較晚,但目前內蒙古政府各部門已充分認識到了問題的緊迫性。最近他們已就建筑節能管理條例立法,向自治區人大提交了申請。范勇表示:“只等明年建設部的立法先通過,我們就馬上跟進。建筑節能工作將大踏步前行。”{HotTag}
目標定為能耗降低25%
然而,人們似乎更關心內蒙古的綠色、節能市場到底有多大,能給企業提供多少商機。
范勇出示了兩個數字:2005年,內蒙古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796.77萬平方米,房地產開發投資200多億元。范勇表示,隨著國家建筑節能政策的強制推行,節能市場的產值將占到總體投資量的10%,也就是說會達到20億元。未來3年,這個數字還將遞增,市場前景非常看好。近3年來,自治區房地產發展迅猛,連年呈“翻番式提升”的態勢。由于內蒙古自身資源豐富,且緊隨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利好,自2002年至2005年,全自治區在GDP、財政收入、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入方面,連續4年增長穩居全國第一位。
而北京一家做中央空調節能設備的企業老總卻對此表示疑慮。他曾到過內蒙古做市場開發,跟蹤呼市(呼和浩特)的一個項目將近一年時間,投入了不菲的精力和物力,卻“沒什么動靜”。給他的感覺是,在內蒙古,建筑節能還僅僅被當地開發商認為是“錦上添花”的事,“節能也行,不節能好像問題也不大”,開發商對建筑節能需求的迫切性并不是很強。
因而,這位老總更想知道,自治區政府將具體出臺怎樣的政策、法規,來確保上述20多個億的節能市值連年遞增。
對此,范勇表示,整個國家真正把建筑節能納入政府行為,正是從“十一五規劃”中開始體現的。建設部最近聯合其他幾家部門,對資源節約法進行了修改,其中專門加進建筑節能這一節。
“明年,建設部要在人大通過建筑節能條例的立法,一旦通過,我們自治區的法規馬上就會出來。”他明確告訴在場媒體和企業界人士:中央“十一五規劃”中提出的目標是能源消耗降低20%,自治區則執行更為嚴格的標準——能耗降低25%。
與此同時,自治區政府將出臺一系列政策,對建筑環節中的每個行業都嚴格把關,“不節能的房子,不發房產證,不允許上市。”
如果哪個工程建筑節能沒做好,政府主管部門將采取“倒推機制”,逐一審查設計、審圖、施工、材料各個環節,“哪個環節不合格,追究哪個環節的責任”。并按照建設部規定的相關處罰標準,對違規企業予以上限50萬元的罰款。
同時,自治區還將實行節能標識制度。“房子達到多少節能指標,是50%還是65%,都要明確標出,讓老百姓一目了然。”而對于嚴重不達標的工程,不惜“推倒重來”,損失企業自負,而且還要降低資質。
“我們的把關從規劃開始,毫不含糊,不是節能建筑,拒絕驗收!”他決絕地說。
慢慢好起來的“游戲”規則
盡管政府力推建筑節能市場的決心已經表明,但站在各自不同的經驗上,一些此前就曾涉足內蒙古建筑節能領域的商家們,對這個剛剛起步的市場卻持有不同看法。
北京仁創集團是一家生產透水沙磚的企業,其自主研發的鋪路磚因為透水透氣性好,可以充分地實現城市地表水循環及回收利用,解決以往同類產品難以實現的“地面補水”問題,被聽取匯報的政府高層評價為“是利國利民的好東西”,產品還打入了中南海和奧運會的部分工程。
2006年7月,仁創在內蒙古通遼奈曼旗投資30億元,建立了沙產業園,就地取材,專門生產綠色環保的透水磚。集團副總裁汪斌說,“內蒙古最大的資源除了傳統意義上的煤炭等能源礦產,還有遍地皆是的沙子”。在他看來,公司的節能產業,在這里有取之不盡的原材料。
然而,北京易能利達地暖設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健卻沒那么欣喜,5年前他就傷心地離開了呼市。在這之前,他做了2~3年的市場開發。呼市第一個采用地板供暖的房地產項目就是他做的,之后還做了一個約40萬平方米的生活社區。
“我不想再去呼市投資了。”王健說,有兩個原因讓他感到沮喪:一是自治區建筑節能市場很不規范,“3個人的小作坊就可以做一棟樓”。這導致市場價格越來越低,他們最早做地暖大約是300元/平方米,后來做到了20~30元/平方米。因而他最終不得不退出呼市。第二個原因是,到今天為止,他還有很多工程款沒能收回。
在王健看來,今后自治區政府如何規范市場、使其經營有序、并確保外地投資者的利益,是讓商家們重拾信心的關鍵。“我們希望能帶著好的產品進入內蒙古,也希望能帶著成績和錢包回來。”他說。
對于商家們的期待與顧慮,范勇重申,自治區政府將對節能市場加大監管力度、獎罰力度,促成良性的市場規則。
“有些問題,不僅僅是內蒙古市場獨有的,而是現階段全國性的問題。這種情況隨著市場的不斷成熟和政府的重視、監管力度的加大,肯定慢慢地會好起來的。但需要一個過程。”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