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泉州過半大型石材公司與石湖港結緣
- 評論:0 瀏覽:3426 發布時間:2007/2/27
記者近日從石獅海關了解到:泉州地區為業界所公認的大型石材公司共有10家,目前已有6家與石湖港簽訂了石材進出口運輸的相關協議。正是在這些大型石材公司的支撐下,去年石湖港共進口荒料石10.6萬噸,{TodayHot}貨物總值1744萬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長達2倍以上;石材交易品種由原來單一的黑金沙增加了印度紅、英國棕、印度綠、印度黑等多個品種。石湖港石材進出口業務顯示出逾來逾強勁的增長勢頭。
政策引導
石湖港石材交易的快速成長與海關的支持密不可分。據介紹,自2005年8月石湖港恢復進口荒料石后,石獅海關按照守法便利的原則,對石材進出口采取了提前報關、預歸類、預審價、稅費網上支付、擔保驗放、預約加班等一系列快速通關措施,使廣大石材企業很快消除了對查驗、通關環節繁瑣的擔憂,一些企業在初步嘗試后開始選擇走石湖港航線。石獅海關會同碼頭結合花崗巖{HotTag}荒料石貨運特點,開發了類似集裝箱管理模式的荒料石編號、堆存的石材散雜件管理系統,建立以船名、航次、提單號為主線的石材堆場信息化管理模式,大大提高了石材的裝卸、堆存、移動和提貨速度。
2005年底,在石獅市政府和石獅海關的全力推動下,針對進口石材的石湖港露天公共保稅倉庫正式獲批。這一保稅倉庫的設立,大大減低了石材企業辦理進出口業務的資金壓力,降低了物流成本,進一步贏得了相關石材企業的信賴。
天時地利
政府和海關的政策引導是一個方面,石湖港石材進出口業務的快速增長更得益于“天時地利”。首先,全國最大的石材物流交易市場廈門港已不不堪重負。廈門港石材出口量占全國的65%%,進口量占55%%,其石材進口主要集中在東渡碼頭。而東渡碼頭位于廈門島內,發展空間有限,近年來隨著疏運量的大幅增長,其泊位和堆場高度緊張,船舶壓港現象嚴重,物流成本大大提高,部分石材經營企業因此將業務轉移至石湖港。此可謂之“天時”。
“地利”的優勢則更為明顯:石湖港毗鄰全國最大的石材加工基地南安市和“石雕之鄉”惠安縣,周邊集中了4000多家石材加工企業,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尤其是未來石獅—惠安跨海大橋建成后,這一優勢將更加明顯。未來惠安、南安等主要石材進出口地的石材經營企業選擇在石湖港辦理進出口業務,其物流成本將大幅度縮減。
把握機遇
石湖港石材進出口業務的快速增長已引起了省政府和泉州市政府的高度關注,省政府和泉州市政府先后派出調研組就石湖港未來能否建設大型石材交易市場進行了專題調研,泉州市政府還確定將此項目申報福建省2007年度重點項目,這對于石湖港未來的發展,無疑將是一次新的機遇。據悉,石獅市政府還就未來如何做大石湖港石材交易市場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意見,如計劃在港區附近調整300畝土地作為堆場用地,計劃調整500畝地建設一個規模較大的石材物流交易中心等。石獅海關有識之士提醒,在做好相關硬件設施建設的同時,還應大力發展配套物流業和服務業,減少貨物運轉過程中的各種阻礙。只有這樣,石湖港石材交易才能具備必要份量的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