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山東省大規模削減礦山數量
- 評論:0 瀏覽:1697 發布時間:2007/2/27
- 記者在山東省國土資源廳獲悉,為促進礦山合理布局、礦山生態進一步優化,山東省將大規模削減礦山數量,大幅度提高礦山生產規模。
隨著礦產資源價格上漲和需求擴大,一些地方亂采濫挖現象愈演愈烈,對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破壞。
為此山東省提出,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和技術手段,嚴厲打擊各種違法采礦行為,關閉整合規模小、安全條件差的各類礦山,提高礦山生產規模,實現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TodayHot}
通過科學編制資源整合和礦業權設置方案,合理確定擬設采礦權以及需要關閉、整改、整合的礦山名單,減少礦山數量,擴大生產規模。資源整合的重點是國有大礦周邊的小礦和安全隱患較多的地區;礦業權布局不合理,大礦小開、一礦多開的礦區;可以集中開采而分散開采的礦區;礦山布點過密、生產規模過小、個體礦山集聚區;生產規模與儲量規模不適應的礦區;{HotTag}礦區范圍平面或立體交叉重疊的地區和地質環境脆弱區。
整合后的礦山要達到山東省規定的最低開采規模標準。對不符合資源整合條件的礦區,要按要求期限達到最低開采規模。對整合達不到要求或應整合而不參與整合的,堅決關閉,強制整合。整合方式上,鼓勵優勢企業采取收購、兼并、參股等方式整合其他企業。
同時,提高辦礦準入門檻,停止審批新辦石膏礦、新辦小鐵礦和設計規模30萬噸/年以下的煤礦。
為保證上述措施得到落實,山東省規定,新出讓的礦業權,凡有競爭性的,一律實行招拍掛有償出讓,到期礦山全部實行有償延續。對國家規劃煤礦區不再吸納社會資金,控制探礦權一級市場,對煤炭資源探礦權采礦權二級市場實行市場化運作。同時開展石材開發專項整治,堅決關閉各類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城市規劃區和鐵路、主要公路沿線等禁采區內的露天石材礦山。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