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衛浴潔具瘋狂打折 消費者“一頭霧水”
- 評論:0 瀏覽:2611 發布時間:2007/2/27
最近,成都的家裝人士著實瘋狂了一把,起因是衛浴潔具商們紛紛拿出超低價:折扣價一低再低;買貨就不停送大禮包;超低價限量搶購;各種套餐搭配組合;返現金最高上萬元等等,還有號稱“奢侈衛浴”也同樣在“超低風暴價”中嶄露頭角,大大小小、知名不知名、國內國外所涉及衛浴品牌高達幾百種。然而,一般消費者對于衛浴潔具的鑒別本來就因缺乏專業知識而感到有一定的難度,當面對撲面而來以各種名義打折的貨品,人們真能辨出物有所值嗎?
亂炒概念賣高端價
賣價上萬元的潔具有何與眾不同?銷售員首選{TodayHot}就是說這是進口的;仔細看也與其他潔具并無多大差別,銷售員則心高氣傲地說這是“鉆石釉面”;而消費者表示搞不懂何為“鉆石釉面”時,銷售員便一笑了之。
銷售員對消費者的答復,當然不能令人滿意。據記者調查,世界排名前10位的衛浴潔具品牌都已進入中國,而這些舶來品已經相繼在國內生產,純進口的陶瓷潔具在整個中國市場上占有率不到5%。剩下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國際品牌”,僅僅是中國的某個生產商在國外進行了注冊,在中國生產,運到國外去“包裝”后,返回國內銷售時就具有了“貴族的血統”。
有的店主向消費者介紹高溫無菌概念,“溫度在800多度的是低溫陶,在1600度的是中溫陶,只有達到我們這個1800度才算高溫陶。”而另一個店員卻宣稱,“我們的產品在燒制時都達到2800度以上,低于這個的都不合格。”到底燒制時達到多少度才算是高溫陶呢?高溫陶是不是就是最好的呢?一位經銷商向記者透露,陶瓷潔具主要分一級品和優等品,優等品的價格是一級品的兩到三倍。因為利益驅動,銷售時把一級品說成是優等品,一般消費者僅從表面上{HotTag}根本就看不出優等品和一級品的區別,只有依靠檢測儀器,或者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之后才能辨別出來。有的經銷商就是利用消費者信息不對稱的這一劣勢,以次充好欺騙消費者乘機牟取暴利。
次品打折先抬原價
6折、5折、4.5折,市場中的大部分衛浴潔具都要打折,至少打8折,最低有時打到2、3折。是真打折還是假打折?一位銷售員說這是樣品,有些瑕疵;另一位銷售員則說這款已經停產了,款式過時;第三位銷售員又說處理庫存,不壓資金。前后三位銷售員的話孰真孰假,記者在市場中發現,新款剛剛上市也打折。而另一位店主則說了實話:“現在誰還以標的價為準啊,一般都要在標價上打折。我們打六折。”記者問道:“那何必把價格標這么高,標實價不是更好嗎?”那位店主也感到無可奈何,“沒辦法呀,顧客的心理就是要砍價。”
除了以各種名義打折外,還有直接標出底線價,即原價幾千的現在買一百多,原價近千元的只要幾十來元,如此低的超低價,誰不動心啊?可是,在專業人士的提醒下,把手伸到排水口內壁一摸,發現了超低價的原因:排水口內壁上根本沒有釉質。現在促銷五花八門,消費者選購要貨比三家,小心謹慎為妙。
記者視點
潔具成了“賤賣貨”?
衛浴潔具,一直以來就以其高貴的品質成為家居建材市場中的“貴族”身份象征。然而,從近年來的建材市場演變中,從各品牌衛浴潔具的促銷中,從消費者的言談舉止中,從消費者在選購居家材料的具體行動中,記者卻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衛浴潔具越來越放棄了自身的高貴尊容,成為了一種不折不扣的“大路貨”。
記得8年前,在成都,以羊市街往西直到二環路,形成了名副其實的精品潔具一條街。那時各品牌潔具在那條街上也可謂“風流競舞”,大把淘金。而就是在那時,家裝的消費者只要選購潔具,精品潔具一條街也一定會成為首選。
時過境遷。短短8年時間,成都的家居建材市場格局發生了明顯的“蟬變”。單從衛浴潔具的銷售模式來講,成都市區內或者說二環路以內精品專賣店逐漸成為了衛浴潔具“品牌”的代名詞。
在都喊“生意不好做”的時下,各大建材市場便促銷不斷,各衛浴潔具想盡千方百計,欲求在疲軟的消費市場面前分上一杯難得的“羹”。于是,上萬元、上千元的衛浴潔具就以低于十倍的價格進行限時搶購。其實,建材市場搞“限時搶購”并非不可,不光能吸引建材市場的人氣,而且,建材市場也多了諸多的“炒作”噱頭。
而就在這時,忍痛“放血”的潔具老板們不知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深層次的問題:高貴身份象征的衛浴潔具在為人作“嫁衣”的時候,在消費者眼中,是否也意味著被淪為“賤賣貨”的角色。也許再過3年、5年、8年后,“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衛浴潔具,要想重塑消費者將衛浴潔具視為“精品飾材”的信心恐怕就非常困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