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游戲般的設計——專訪香港著名建筑師張智強
- 評論:0 瀏覽:2074 發布時間:2007/2/27
中國房地產報:在您的設計中,從32平方米“自宅”到“箱宅”再到莫斯科的建筑,您為什么會持續設計這種風格的作品?有沒有一條連貫的思維線索?是一種怎樣的堅持?{TodayHot}
張智強:我覺得我的設計就和變魔術一樣, 是一種游戲迷宮般的變化風格,把該展示出來的一些很有意思的東西展現出來,不該展示出來的東西就隱藏起來。我的理想狀態是如何處理這種變化,一般不變化的東西我不做。這也許和我的生活環境有關,香港是一個都市化程度很高的城市,節奏快、密度高,{HotTag}很多東西都需要不停地變化。我就是充分利用有限的資源來做各種變化,在各種不同的事情中把可以溝通的東西找出來,以小的不同變化來應付大的各種變化。
中國房地產報:我發現您對BOX、軌道有一種特殊的“搭積木”般的偏愛,有什么緣起嗎?
張智強:潛意識里喜歡旅行、喜歡酒店,于是就把這兩件東西混合在一起。
中國房地產報:您為私人業主設計的項目中,哪一個最令您滿意?
張智強:我為李澤楷做過新居設計,也為卡塔爾多哈的一個私人會所和健身房做過一部分設計,這個業主當時請了世界各地頂級設計師,包括扎哈·哈迪德、磯崎新、菲利浦·斯塔克等等,有機會參與,我非常榮幸。
中國房地產報:在您所設計的作品中,包括電影中心、展覽室、餐廳、私人會所等,您更喜歡哪一類?
張智強:我其實更希望做建筑和酒店設計,不太喜歡做私人住宅。獲獎作品中,以室內設計作品居多。
中國房地產報:很多設計師認為,在設計上要講究功能分區,而您的設計風格正好與這種概念相反,您認為到底該不該分區?
張智強:很多時候很多人都喜歡幾個房間幾個廳幾個衛生間,但是這么多房如果空著就很浪費。實際上,很多家庭小孩都是在外讀書,偶爾才回來一次,小孩不在的時候房間就空著,這時候如果能有一些變化,那么這個房間就不會顯得浪費了。許多其他設計師的作品,一做出來,就會有很多人模仿,且模仿得很像。我的作品真的難以模仿,主題一樣、概念一樣,但各種變化完全不同。
中國房地產報:您的新書中共介紹了37家酒店,哪一家是您最喜歡的?
張智強:我曾經很喜歡鹿特丹的Hotel New York,那地方很有歷史感,舒服,價格不貴,在那里感覺像是看了一場電影。我還住過最高處的clock tower,酒店沒有冷氣,但有海水味。不過最近非常喜歡上了冰島,Hotel 101給我的感覺非常特別,加上冰島本身的天然環境非常美,特別是藍色的湖面。
中國房地產報:您希望未來的酒店應該是什么樣的?
張智強:我不習慣看電視,希望多些銀幕,可能是我家里、辦公室都有銀幕的關系。我經常會帶自己的投影儀去開會,到酒店后使用投影儀看電影,通常酒店未必有干凈的墻,我可以射到天花板上看。
中國房地產報:您現在的作品比起您以前的作品有哪些創新之處?是不是會一直堅持這種風格?
張智強:在不同項目中有著不同的演繹,但概念是一樣的,只是不斷深化這種概念而已。
中國房地產報:從什么時候開始,那么多的酒店設計類業務開始找您?這是不是您今后堅持的方向?如果是,那么無形當中會放棄掉許多別的設計項目,您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
張智強:酒店設計和研究是我工作的一部分,3年來,的確有很多類似項目找我。但我也不拒絕其他類型的設計。
中國房地產報:請描述一下您的工作團隊,在內地是否有設立機構?
張智強:公司成立12年了,一直都是20人左右,除了幾位行政及會計人員外,其他都是設計師,大部分年齡不超過30歲。近期正在北京籌備分支機構,因為有一些項目要實施,便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