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專家分析指出別讓高耗能產業重新抬頭
- 評論:0 瀏覽:2279 發布時間:2007/2/27
專家分析指出別讓高耗能產業重新抬頭
來源:中國有色金屬報
目前,我國電力生產能力普遍增強,供需矛盾得到很大緩解,據電監會主席柴松岳介紹,今年以來,我國電力供需形勢發生很大變化,2002年6月以來出現的電力供應緊張局面將得到根本扭轉。{TodayHot}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秘書長王永干介紹,今年一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繼續緩解,電力供需特點主要表現為區域性、時段性缺電。二季度,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基本可以滿足迎峰度夏期間的電力需求。
隨著近年來新建電廠的大規模投產,我國電力形勢正在發生重大變化,一些能源產區甚至出現了電量富余現象。據西北電監局介紹,2005年西北地區總發電量1857.73億千瓦時,總用電量1822.81億千瓦時。今年西北電網全年電量均可以實現平衡,且備用充足。除青海電網一季度外,全網和各省(區)無論是年度總量,還是分月平衡結果,都呈現電量富余較多的局面。
由于部分地區電量出現富余,讓人憂慮的是,高耗能產業有重新抬頭的趨勢,個別地區為刺激電力需求竟又出臺優惠政策扶持高耗能產業發展。
另外,電力供需形勢的變化也給電力企業增加了巨大壓力。這一問題將對全國新型能源基地的一些項目建設進度產生消極影響。由于電力供求形勢發生變化,個別地方政府為提前應對可能發生的“窩電”現象,置國家限制高耗能產業的政策于不顧,重新又決定扶持高耗能產業發展。如西部某能源城市,高載能企業用電占當地用電總量的70%左右,去年用電超過30億千瓦時。為了進一步加大對高載能企業的優惠扶持力度,該市政府向外作出四項承諾:一是今年全市各行政部門對高載能企業實行“零費制”;二是將增值稅留給地方的25%返還給企業;三是今年從市級財政拿出專項資金對高載能企業進行適當補貼,高載能企業生產用電每千瓦時補貼2~3厘錢;四是出臺交通特許政策,要求市內所有的公路限載點對高載能企業的原輔材料運進、產品運出一律放行。
專家分析指出,去年我國用電增長明顯放緩,用電量增幅下降,主要原因就是國家宏觀調控對抑制高耗能產業過快發展取得了積極效果。如果不計后果地盲目上馬高耗能產業,這兩年宏觀調控取得的成效將消失殆盡,一些行業將重嘗由此造成的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