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工程機械發動機的檢修技巧
- 評論:0 瀏覽:1986 發布時間:2006/7/14
1.氣缸套磨損的測量
發動機氣缸套測量的一般過程是:根據氣缸套的公稱尺寸選擇量具,即千分尺和量缸表(包括量缸表的插桿);安裝和調整量具,即先將千分尺調整到氣缸套的公稱尺寸,再將卡裝好百分表的量缸表的測桿和插桿卡在千分尺的砧座和測桿之間,調整量缸表插桿的伸出長度,當百分表的小表針有1.5-2.0格左右的預壓量時鎖緊插桿鎖母,并將百分表的大表盤調整到零;
確定氣缸套的測量位置與方向;測量并進行數據的{TodayHot}記錄與處理,最后提出修理意 采用這種方法,在安裝與調整量具時,由于千分尺的砧座和測桿端面面積較小,稍有不慎或有非常微小的干擾和抖動時都將使量缸表的插桿和測桿脫出千分尺的砧座和插桿端面而使調整失敗,不得不重新調整,因而調整工作費時費力、工效極低,而且使操作者給人一種"業務不熟練、動作笨拙"的感覺,既影響檢驗的進度和順暢性,又影響操作者的執業形象。
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操作上可改進為:安裝和調整量具時,先將干分尺調整到氣缸套的公稱尺寸,再將卡裝好百分表和初步安裝好插桿的量缸表直接卡入所測氣缸套磨損最小處,調整量缸表插桿的伸出長度,使量缸表的百分表小表針有1.5-2.0格左右的預壓量并將量缸表的插桿鎖母鎖緊,最后再將量缸表的測桿和插桿卡在千分尺的砧座和測桿之間并將百分表的大表盤調整到零。
這種調整方法是將量缸表的調整由完全卡裝在于分尺上進行改為部分在于分尺上進行,而另一部分的調整是在面積相對于千分尺的砧座和測桿端面面積來說無限大的氣缸套內進行,從而有效地縮短了量缸表在千分尺上的調整時間,避免了上述傳統調整方法的費時費力問題,使量具調整工作的抗干擾性和可操作性得以顯著提高。
2.氣缸套和活塞配合間隙的測量一般認為,發動機氣缸套和活塞配合間隙的測量方法至少有以下3種:
(1)傳統做法是,分別測量氣缸套的內徑和活塞裙部的外徑,其差值即為發動機氣缸套和活塞的配合間隙。
(2)先直接用千分尺測量活塞裙部的外徑,然后將卡裝好百分表和初步安裝好插桿的量缸表卡裝在千分尺的砧座和測桿之間,調整量缸表插桿的伸出長度,當百分表的小表針有1.5-2格左右的預壓量時鎖緊插桿鎖母,并將百分表的大表盤調整到零,最后將量缸表伸入氣缸套內,百分表大表針比"零"低的數值(考慮小表針讀數)即為活塞和氣缸套的配合間隙。
(3)先直接用千分尺測量活塞裙部的外徑并將干分尺止動螺釘扳轉到鎖緊位置,再將卡裝好百分表和初步安裝好插桿的量缸表直接卡入對應氣缸套內,調整量缸表插桿的伸出長度,使百分表的小表針有1格左右的預壓量并鎖緊插桿鎖母,同時將百分表的大表盤調整到零,最后將調整好的量缸表的測桿和插桿卡在干分尺的砧座和測桿之間,此時百分表大表針比"零"高的數值(考慮小表針讀數){HotTag}即為活塞和氣缸套的配合間隙。
從以上測量方法中可以看出,其中的第(1)和第(2)種方法同樣存在著量缸表完全在千分尺上進行調整、可操作性很差的問題,而第(3)種測量方法則與氣缸套測量時的操作技巧有異曲同工之妙,非常值得操作人員首選采用。同樣,在進行曲軸軸頸和曲軸軸承配合間隙的測量時,也可以借鑒這種操作技巧。
3.斷頭缸蓋螺栓的就車處理
就車處理斷頭缸蓋螺栓時,若稍不注意,處理過程中產生的金屬碎屑極易落入氣缸或油孔內,造成以后使用時的極度磨料磨損從而嚴重影響發動機的使用壽命。為防止產生這種情況,在折卸缸蓋上的斷頭螺栓時可先用青殼紙或普通硬紙板按氣缸墊的樣式制作一個遮護板。制作時,將氣缸墊沾少許廢機油后在紙板上拓印,然后用與缸蓋螺栓尺寸相適應的空心銃在紙板拓印上螺孔位置銃出孔口 (其余如缸口位置、通水孔及通油孔位置的拓印均不銃口),最后用剪刀修剪紙板邊緣即可。使用時,將遮護板放在缸體上方,讓缸蓋螺栓對應地遮護板的孔口中穿出,使遮護板與缸體上平面貼覆;然后,按一般的拆卸方法拆卸斷頭螺栓;最后,用毛刷將落在遮護板上的金屬屑仔細清理后取下遮護板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