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廣東鄉村游首團領略造紙術神奇奧妙
- 評論:0 瀏覽:2015 發布時間:2006/7/14
鑼鼓響,醒獅舞,鞭炮鳴,二月十七日,中國民間古法造紙村——四會市鄧村白龍扶利村六百多名村民,以隆重的節日儀式熱情迎來了二百人的廣東鄉村游首團。“真想不到我們現在用的紙就是這樣造出來的,太神奇了。”{TodayHot}參加了廣東鄉村游首團的廣州籍周女士一臉的興奮。興致勃勃參觀完中國民間古法造紙村——鄧村展覽館后,周女士和其他團友一樣,對一千九百多年前蔡倫發明的造紙術和具有四百多年歷史的鄧村造紙業有了初步的了解。隨后,團友們又參觀了造紙作坊,饒有興趣地了解鄧村會紙的整個生產流程,親身感受了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神奇,有的團友還捋起衣袖,親自造紙一張帶回去作紀念。
據史料記載,鄧村古法造紙業從明朝開始發展,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其中又以白龍村最盛。白龍扶利村地處山區,前臨碧溪、背靠青山,北回歸線橫穿其中,一年四季氣候溫和,植被長綠,到處可見郁郁蔥蔥。由于處于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內,扶利村避開了現代工業發展所帶來的種種污染,保持著天然的生態環境。丘陵、碧溪、森林、村莊等各種地貌景觀相互映襯,展現出優美的田園風光、古樸的民間民俗和寧靜的鄉村氣息。白龍扶利村家家戶戶世代以造紙為副業,男女老幼皆為造紙能手,所產紙因四會地名而稱“會紙”,盛名遠播,遠銷港澳臺及東南亞地區。世易時移,在生產工業化延伸到全世界每一個角落的今天,{HotTag}扶利村人依然沿用著蔡倫發明的造紙方法,經過浸、斬、干打、濕打、抄紙、松紙等工序去做一張張紙,其原始的工藝保存了古法造紙術的精髓,可稱得上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活化石”,具有世界意義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和科學價值。去年以來,四會市按照該村的實際,將該村定位為造紙村、旅游村、生態文明村“三村合一”的新農村。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