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貢獻
- 收藏
- 建材網友
- [106418]
-
揭秘家庭裝修黑幕:實木偷換成空門 加工成型走了樣
- 評論:0 瀏覽:1740 發布時間:2006/7/14
- 眾所周知,裝修業的“貓膩”繁多,讓人防不勝防。說起家庭裝修,經歷過家裝“煉獄”的市民,恐怕人人心里都留下了“說不出的痛”。而準備裝修家的市民,則普遍存有打怵心理,但也只能硬著頭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知等待著他們的是什么。
從今天起,晨報將推出家裝系列報道,希望給廣大市民帶來有益的啟示和幫助。
昨天,記者來到煙臺市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家裝投訴在各地的消費者協會可謂連年遞增、居高不下。根據投訴記錄統計,關于家裝方面的投訴占到了總量的66%,家裝已成為今年的“十大維權熱點難點”之一。記者隨手翻看了幾個案例,將其公之于眾。{TodayHot}
典型案例1 實木偷換成空門
去年秋天,家住芝罘區北島的李先生裝修家,為了放心,經過多方打探,對比三家,他選擇了一家“比較有信譽度”、來自北京的大型裝修裝飾公司,協商后雙方鄭重其事地簽訂了一份“裝修合同”。就是這樣提高警惕,戰戰兢兢的,但裝修之后,他還是發現家里的房門被“偷梁換柱”,遂投訴到市消協。
消協接到投訴后,立即到現場進行了仔細地勘查。按照合同規定,李先生要求安裝的實木門,但裝修公司卻給裝的是“空門”。在消協的調解下,裝修公司退還了消費者4500元錢。
消協人員介紹,別小看了一道門,里面的道道可不少。目前,市場上各種木門的價格,從100多元至2000元不等,價格相差非常懸殊,普通市民很難辨其優劣。通常情況下,大部分木門都是由幾種不同的木材構成,但裝修公司為了賺錢,以實木為框架、人造密度板為鋪料制成木門,再冒充純實木門,李先生家的裝修就屬此種情況。
典型案例2 加工成型走了樣
在煙臺東方電子工作的王先生,裝修家竟“裝”上了法庭。
去年,他在臺灣村購買了一套住宅。裝修時,他和請{HotTag}來的裝修工一起,到海港裝飾材料市場購買建材時,看好了一種價格不菲的“夾膠玻璃”。不想,卻被玻璃“夾住”,不僅損失了1萬多元,還耗費了大量時間、精力和金錢為自己討公道。
王先生的設計是,用夾膠玻璃在客廳加工一到圓形墻壁,既是藝術裝飾,又起到分割的間隔作用。但經過經銷商加工后,平面和拐彎處的玻璃顏色出現色差,與家里的整體格調,完全不相符。而當時對圓形玻璃的設計,是作為“點睛之筆”為客廳增色的。出現問題后,王先生自然要找到建材店,經銷商說:“玻璃質量保證沒有問題,至于加工后出現這樣的問題,也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我們沒有任何責任。你愿到哪里就到哪里去告吧。”無奈,王先生訴諸法庭。
開庭后,法庭要求提供一份質監部門出具的鑒定證明材料,王先生在交納了打官司的費用后,還要繼續掏出一筆“檢驗鑒定費”,目前,王先生仍艱難地行進在維權的道路上。
從今天開始,晨報將開通“家裝熱線”6182324,市民有關家裝的一切情況,均可撥打電話,將竭誠為讀者提供最及時的幫助。
同時,請讀者把您的遭遇,您的投訴,您的感慨,您的需求,自由組織詞語編輯短信,移動用戶發送到0853260706,聯通用戶發送到856706,(1元/條)。晨報熱誠歡迎您加入到火熱的家裝討論中。
添加/查看評論(0)
查看更多相關知識
熱點知識推薦
上周貢獻知識排行